推广 热搜: 民法  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  刑法  人民法院  噪声  民法典  国监察法  公安  物业管理 

重庆市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日期:2021-09-15     浏览:1    
发文字号:     时效性: 有效    发布日期: 2009-12-25    实施日期: 2009年9月1日    发布部门:
核心提示:重庆市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2009年6月2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9年7月1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25

重庆市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2009年6月2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9年7月1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25号公布  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应当追究行政责任的,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行政责任追究方式包括行政问责、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和行政处分,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决定。

    第四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行“属地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  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承担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承担直接领导(组织协调和综合监督)责任;分管专项工作的负责人,对分管工作中的安全生产承担专项监督领导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分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承担综合监督管理责任;分管专项工作的负责人,对分管工作中的安全生产承担直接领导责任。

    第二章  安全生产职责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方针政策、国家和行业标准,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承担主体责任。

    承担安全评价、培训、认证、检测、检验等工作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培训、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

    第七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应当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方针政策、国家和行业标准,在职责范围内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和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生产经营单位工作人员和公务员依照岗位责任制履行职责,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当依法报告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和安全生产专项监督管理部门、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依法上报。

    第十条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专项监督管理部门、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其负责人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依法主持或者配合事故调查。

    第十一条  全市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一)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和督促落实本地区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和措施;

    (二)研究和解决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检查督促本级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职责;

    (三)每季度至少主持或者委托政府分管负责人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明确部门和专人负责落实会议决定事项;

    (四)依法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规划或者不符合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五)落实工作机构,按要求配备监管人员和装备,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经费。

    第十二条  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分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负责人的职责:

    (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

    (二)监督检查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协助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研究和解决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三)组织督促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四)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督促检查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任务执行情况;

    (五)负责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会议;

    (六)每季度至少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一次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三条  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分管专项工作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一)研究和解决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重大问题;

    (二)督促分管范围内的有关部门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成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三)督促分管范围内的部门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四)监督检查分管范围内的部门制订和落实应急救援预案;

    (五)每季度至少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一次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四条  全市各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职责:

    (一)制定本地区安全生产规划,组织、指导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完成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任务;

    (二)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明确机构和专人负责落实会议决定事项;

    (三)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监督检查和督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组织、协调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和调查处理工作;

    (四)负责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全面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

    (五)牵头对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向本级人民政府领导提出建议、意见,协调各行业领域、下级人民政府安全监管中的重大问题;

    (六)建立值班和举报奖励制度。

    第十五条  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分管负责人的职责:

    (一)对下级人民政府和本级安全生产专项监督管理部门、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二)对职责范围内工矿商贸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依法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三)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等实施行政审批,开展监督管理;

    (四)监督检查职责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情况;

    (五)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依法处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第十六条  安全生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安全产监督管理职责:

    (一)完成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部门下达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任务;

    (二)监督检查职责范围内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将安全生产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四)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明确机构和专人负责落实会议决定事项;

    (五)保障本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机构、人员和经费;

    (六)制订应急救援预案,推行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

    (七)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实施专项监督管理;

    (八)建立值班和举报奖励制度。

    第十七条  安全生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分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负责人的职责:

    (一)负责本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

    (二)督促检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三)协助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

    (四)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依法处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第十八条  安全生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分管专项工作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一)研究部署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在分管工作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督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三)对安全生产有关事项实施行政审批,开展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指导督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方针政策、国家和行业标准;

    (二)督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的安全业绩考核工作;

    (三)负责落实事故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分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负责人的职责:

    (一)督促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方针政策、国家和行业标准;

    (二)参与或组织督促检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督促落实各项安全防范和隐患治理措施;

    (三)参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

    第二十一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分管专项工作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一)督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把安全生产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保障职工健康与安全;

    (二)参与或组织开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各项安全防范和隐患治理措施。

    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一)建立健全并落实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建立健全与本单位经济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落实安全生产经费;

    (三)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四)将安全生产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五)将安全设施投资纳入建设项目概算,执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制度;

    (六)负责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七)制订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八)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赶赴现场,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做好善后工作,执行事故处理决定。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人的职责:

    (一)负责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三)监督检查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四)督促做好作业场所的劳动保护工作,预防和消除职业危害;

    (五)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赶赴现场,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做好善后工作,督促执行事故处理决定。

    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分管专项工作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一)在分管工作范围内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负责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赶赴现场,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做好善后工作。

    第三章  行政责任追究

    第二十五条  行政机关负责人和由行政机关任命的负责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实施行政问责;同时构成违纪的,还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一)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一年内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3起且超过目标考核指标一倍的;

    (二)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一年内发生2起以上(含2起)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或者1起以上(含1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三)在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中,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致造成更大损失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

    (四)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

    (五)其他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

    第二十六条  行政问责包括以下方式:

    (一)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二)通报批评;

    (三)责令做出书面检查;

    (四)诫勉谈话;

    (五)责令公开道歉;

    (六)调离现工作岗位;

    (七)引咎辞职;

    (八)责令辞职;

    (九)免职。

    前款规定的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或者合并适用。

    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不执行或者不正确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方针政策、国家和行业标准,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未按规定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未按规定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保证经费投入,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未按规定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未按规定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考核的。

    第二十八条  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反行政审批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违法委托单位或者个人行使有关安全生产行政审批权的;

    (二)批准向合法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者经营者超量提供剧毒品、民爆物品或者其他危险物资的;

    (三)批准向非法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者经营者提供剧毒品、火工品等危险物资或者其他生产经营条件的;

    (四)其他违反安全生产行政审批规定的。

    向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颁发有关证照的,或者对不具备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机构资质、人员资格予以批准认定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二十九条  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未按规定采取措施,或者其他不履行、不正确履行安全隐患查督促职责,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对已经依法取得行政审批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行政审批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对生产安全事故迟报、漏报的;

    (二)事故发生后,不按规定赶赴现场组织抢救,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的;

    (三)不执行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决定,或者擅自改变上级机关批复的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的;

    (四)不制止、不查处瞒报、谎报等违法行为的;

    (五)在事故调查处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提供伪证、指使他人提供伪证,或者阻挠、干涉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三十一条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或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职)、责令辞职、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解聘、开除处分:

    (一)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二)违章指挥,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

    (三)未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允许从业人员上岗,致使违章作业的;

    (四)制造、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或者产品的;

    (五)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经营,拒不执行有关部门整改指令的;

    (六)拒绝执法人员进入现场检查、提供资料或者在被检查时隐瞒安全隐患,不如实反映情况的;

    (七)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或者未按规定审批、验收,擅自组织施工和生产的;

    (八)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证照、关闭的生产经营单位,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九)有其他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

    承担安全评价、培训、认证、检测、检验等工作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出具虚假报告等与事实不符的文件、材料,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职)、责令辞职、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解聘、开除处分。

    第三十二条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迟报、漏报或者不及时组织抢救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职)、责令辞职、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解聘、开除处分。

    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降级(职)责令辞职、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解聘、开除处分。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逃匿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分:

    (一)在共同违法违纪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

    (二)隐匿、伪造、销毁证据的;

    (三)串供或者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四)包庇同案人员的。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处分:

    (一)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的;

    (二)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

    (三)检举他人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情况经查证属实的。

    具有前款规定两种以上情节的,应当减轻处分。

    第三十五条  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处分;

    工作范围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查实尽职尽责的,应当不予处分;

    因不可抗力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当不予处分。

    第三十六条  对责任人员的行政问责和行政处分实行责任跟踪追究制度,已调离岗位的责任人员在任职期间有责任追究情形的,应当追究。

    第三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八条  行政问责参照《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执行。

    第三十九条  对行政问责和行政处分不服的,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申诉。

    第四章  附则

    第四十条  事业单位、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有安全生产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行政问责和行政处分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除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外,其他人员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理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打赏
 
更多>同类法律法规

推荐图文
推荐法律法规
点击排行
币安app官网下载
网站首页  |  支付方式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06013414号-3
Powered By DESTOON